防控风险:打铁还需自身硬

时间:2017/2/21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王和
  1月份召开的2017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在认真分析了我国保险业现阶段的形势、任务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将“防控风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提出要打赢防控风险这场硬仗,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保险是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通过对风险的专业化管理,提供风险融资服务,稳定并和谐社会,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因此,无论是从行业属性看,还是从行业职责看,均要求行业认识到防控风险是保险的天然职责,要将防控风险放在突出位置。消费者是因为有风险,要转移风险才选择保险。如果保险也铤而走险,也让人觉得不安全,那么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保险,又如何安心买保险?

  保险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金融的大环境下思考风险防控,其最主要是关注“多重因素共振”问题。首先,不能“就保险论保险”地看防控风险,而是要着眼于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因此,跨行业和跨地区是两个重要视角。其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金融的国际联系日益密切,因此,还要导入全球视角,看保险的风险防控。“多重因素共振”的典型特征是相互传染、叠加和放大,要认识到一些局部领域的风险的水落石出,有可能通过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和交易结构向保险业传递。因此,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强化与风险赛跑的意识,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瞄准要害、果断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将防控风险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

  社会性是保险业防控风险的逻辑基础,一方面,保险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因此,防控风险不仅是企业的责任,还是行业的必需,更是社会的必要;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必要。如果行业自身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控,又如何承担社会风险管理的托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要关注保险业风险防控的社会效率,保险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在风险防控方面失误不得。保险业的风险防范,要讲社会和行业的大道理和总成本,因为,风险的最终成本将由全社会和全行业承担,不能让社会和行业为个别企业的行为和风险买单。要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应当更敏感、更果断、更准确和更有力,不能妥协让步,更不能漠视纵容。

  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环节开展风险防控,从我国保险业现阶段的发展实际看,公司治理无疑是行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矛盾,产品和资金则是重点环节。

  首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公司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内部人控制”和“形同虚设”,这虽然不是保险企业的特有问题,但却是保险企业的致命问题。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监管也一样,要把权责关系管理落到实处,确保刚性约束是关键。同时,保险企业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在公司治理方面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是强化对于保险企业公司治理监管的逻辑依据。就现阶段而言,从根儿上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非理性竞争是重点。治理监管要通过完善制度,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约束转变,特别是强化制度对关键少数的刚性约束,同时,要运用偿二代,正本清源,疏堵结合,管住风险敞口,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是两大关键领域,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是两大重点环节。

  其次,从保险经营的规律看,产品不仅是经营的起点,也是风险的起点,因此,防控风险需要从源头抓起。产品风险主要表现为责任风险与定价风险,前者更多体现在财产保险领域,特别是保证保险和巨灾风险,后者则是人身保险的主要风险,典型形式是利差损失风险。同时,保险责任结构和经营成本结构是两大焦点,一方面解决“保险姓保”问题,另一方面解决社会合理、公平和正义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强化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和结算利率监管,严控万能险产品,建立产品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明示、引导、约束和威慑作用。

  第三,从风险载体的视角看,所有的保险风险最终均可归结为资金风险,所有违规行为的最终目的均是觊觎资金。资金经营与管理的长期安全和稳定,不仅是保险经营的核心诉求,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资金无疑是保险风险防控的焦点和重点,看住资金,让违规行为无利可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就现阶段而言,强化稳健和长期投资理念是根本,同时,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始终,并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强化服务主业,既是约束,更是战略,要把行业的资金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做大做强的优势。就具体而言,保险投资领域的许多事,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问题。

  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的视角看,特别是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的背景看,社会利益共同体是发展和管理的逻辑起点,因此,监管的核心诉求是“保险为民,保险利国”,并确保行业不跑偏,行业的正道应当是管理和化解风险,而不能使自身成为风险,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行业的关键是要觉悟“保险姓保”的意义,解决姓什么,不仅要解决“认祖归宗”的问题,更要实现“荣宗耀祖”的使命。同时,要认识到“医生治病不治命”,行业和企业的“命”,最终还是在自己的心里手中。

  从监管的角度看,核心是解决好宗旨问题,认识到防控风险是最大的政治。防控风险,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使命必然。就逻辑而言,既要肯定保险的市场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要强调保险的社会性,维护消费者、社会和行业的共同利益,提高监管的社会总效率是根本诉求。就方法而言,要在敏锐性、前瞻性、稳健性和长期性上下功夫,总体要求是“制之有衡,行之有度”,具体方法上,关键是要科学把握“放开前端”和“管住后端”的关系,努力做到前端放得开、后端管得住,二者不可偏废。就现阶段而言,重点要解决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充分认识到“真正管住”是硬道理,更是检验标准。要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和法制化的基础,对于触碰风险红线的,要坚持露头就打,出手要快、下手要狠,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跑在风险前面,瞄准要害、果断出手,坚决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从行业的角度看,关键是解决好立场问题,立场的偏离是行业最大的风险,只有解决好“为什么做保险”,防控风险才有基础和保障,因此,要让“陌生人”走开。同时,要心存敬畏,不仅是对时间的敬畏,更有对“忠人之事”的敬畏,这是行业防控风险的文化基础。就逻辑而言,要领会保险经营的资本管理内涵,保险经营的本质是资本管理,资本管理的精髓是风险收益管理,资本(投资者)约束是刚性和根本约束。首先,承接并管理风险是行业的职责,所以,保险不能简单地拒绝风险。其次,保险的核心价值是管理风险,而管理核心是基于转移、集合和专业的化解,减量管理和风险防控是管理的核心内涵。第三,所有的收益均是以风险防控为前提的,离开了风险管控,收益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可能。因此,保险经营业绩应当是基于风险的业绩。第四,保险具有显著的长期特征,因此,要树立对时间和周期的敬畏,不能以一时一事论英雄,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既是硬道理,更是真本事。第五,风险补偿与财富管理、承保与投资、资产与负债是保险经营管理的重要关系,要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的逻辑,讲保险的大道理,不能搞似是而非,更不能简单倒逼。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保险而言,风险如水,既是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可能是陷行业于困境和窘境的罪魁祸首。因此,行业不仅要学会弄潮,更要善于治水,只有这样,才能勇立潮头。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保险要担当社会风险管理的责任,首先要解决好自身风险管理问题,否则,一切均无从谈起。因此,防控风险不是“要不要”和“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种必要!它既是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使命和责任的必然。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