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险董事长毕治军:农险道与术

时间:2018/5/7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杜亮

  《道德经》里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中原农险成立三年,在农险领域从零起步,知雄守雌,执着前行,一鸣而中原惊,依靠的是什么?

  开业三年,保费收入突破10亿元,并且连续两个完整经营周期盈利。这样的成果,放在全国的财险公司里面,也算是亮眼的业绩了。然而,对于这样的业绩,中原农险董事长毕治军却连说“没有想到”。

  “2015年5月公司开业,要铺设机构,招聘人员,日常开销,筹备期有大量费用需要摊销,第一年亏损是正常的。而在我们第一个五年规划里面,每年做预算的时候都是亏损。我们一定要把数字砸实,不能为了有利润而有利润。”

  老子《道德经》里讲,“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中原农险成立三年,在农险领域从零起步,开疆拓土,深耕细作,低调而不张扬,然不鸣则已,一鸣而中原惊。在给河南省政府写的三年工作汇报中,中原农险称:“我们不仅仅创造了‘中原速度’,而且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对全省农险市场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引领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原农险已经成为河南农险市场的主力军。

  2016年,中原农险把种植险做到了全省第一;2017年,又进一步把农险做到了全省第一。与此相应的是整个河南农险地位的飞升:2015年的时候,河南作为仅次于黑龙江的第二产粮大省,农险规模仅排名第八;而到了2017年,农险规模已经跃居全国第四。还有一组数字:2015年河南的种植险参保率(投保面积与播种面积的比值)是28.9%,而到了2017年,种植险参保率就达到了将近60%(剔除玉米保险)。这两组数字的背后,渗透着中原农险员工的辛劳与汗水。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何以能在群雄逐鹿、刀光剑影的农险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的标杆、大旗?让我们往下看。

  保险扶贫“兰考模式”

  天空下着细雨,透过车窗看着路牌上的字已经模糊。车子在雨中开到了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

  在村委会,《中国保险报》记者见到了代庄村的三位农民。他们是“小康路上有保障”的受益者,县政府出资为他们购买了农业大棚、鸭棚保险。今年葡萄大棚遭受风灾,保险理赔了5户,总计3.5万元。从发生事故,到赔款到位,只用了一周时间。谈起保险理赔的效率,农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兰考曾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是诞生焦裕禄精神的地方。中原农险经过深思熟虑,落子兰考。“公司上下一直强调的就是,我们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研究整个政府的工作重心,在政府的着力点上找到我们的发力点。”毕治军强调。而扶贫恰恰是兰考县委县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于是,一个将保险与扶贫天然结合的“脱贫路上零风险”的想法突然间冒出了毕治军的脑海。

  2016年初,中原农险与兰考县政府联手启动“脱贫路上零风险”的保险扶贫项目。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购买一揽子16个险种,为全县贫困人口提供84亿元风险保障。自2016年1月运行以来,累计赔付573起,赔付814万元,帮助贫困户和带贫企业以低成本融资4300万元,直接带动857户贫困户、257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7年3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宣布脱贫摘帽。不过,对中原农险来说,保险服务才刚刚开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兰考县政府与中原农险联合将原有的“脱贫路上零风险”保险扶贫项目升级为“小康路上有保障”,全面兜底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意外伤害险、短期健康险、贷款保证保险等等。其中,对已实现脱贫的7.74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到2020年可继续享受由政府扶贫基金购买的疾病、灾害、意外伤害一揽子商业保险,每年提供的综合保障达256亿元。

  “从兰考模式的运行效果看,不但没有给地方政府带来负担,还对其形成一定支持;并且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帮助其化解了风险。”毕治军说。“可以说达到了政府满意、农民欢迎的效果。”

  正基于此,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保险扶贫“兰考模式”就迅速成为中原农险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在全国叫开。据了解,全省已有60%的市、县政府与中原农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兰考模式”带来的示范效应功不可没。

  以地方政府为核心

  “保险扶贫是我们开展业务的一个切入口。”毕治军说,“另外一个切入口就是支农融资。”这个依然是基于政府需求,对农业融资的需求。

  中原农险针对农业发展中突出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发挥保险的增信功能,帮助企业或经营主体从银行那里获得融资。是谓“四两拨千斤”。

  涉农领域融资难,难就难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押,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通过“贷款保证保险”帮助企业实现融资后,企业可以按比例交一点费用;费用如果不足以覆盖风险,那么政府通过其它一些业务来对保险公司补偿。

  “你纯粹的涉农融资,保险公司很难承担那么大的风险;但你如果让我把农业保险普遍地开展起来的话,那在融资方面的风险就可以大大摊薄,保险公司的业务就能可持续,可扩大,就有可能进入到良性循环。”庹国柱教授解释说。

  到目前为止,中原农险已经与多个市县政府、多家银行合作,通过“政银保”“政银担保” “政银担保投”等多种模式,获得银行授信近50亿元,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融资超过11个亿。

  “从我们来讲,一直强调的就是我们怎么能够帮助政府去做一些融资,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说如何去拓展业务。”毕治军说。“我们农险公司一定是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而将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二位。”毕治军强调。

  还有,中原农险正在开展的“就业带贫”:把压缩企业运营成本节省的财力用于聘用农村贫困人口,让他们以参与农业保险协办劳务的方式,每年可以领到1000-3000元不等的补助。2017年7月,“就业扶贫”在息县启动试点。息县通过全县统保,实现了农业保险全覆盖,并创造大量农业保险协办的劳务机会,帮助6500人获得稳定劳务收入。息县试点取得成功后,省扶贫办、财政厅、金融办联合发文推动这一模式。目前,和中原农险签约的县区政府有50个,预计带动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这种做法,也是以地方政府需求为核心。

  在满足地方政府需求方面,中原农险作为总部位于郑州的本土保险法人,有着其他农险经营主体无法复制的优势,“地方政府服务提出需求之后,我们的反馈链条是最短的,总部就在郑州嘛。总公司马上会安排人去研究,研究出来以后就会派人过去跟地方政府一起沟通;政府不满意了,我们继续修改完善,直到政府满意为止。”毕治军说。

  上下同欲者胜

  毕治军律己极严。有一个细节可以为证:在《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他的两个多小时里,毕治军侃侃而谈,一刻没有离开过他的位置。但是等到了吃饭时间,记者发现他竟然拿出烟来抽。旁边的同志解释说,“不能在办公区吸烟”,这是董事长定下的规矩。法无例外。在记者采访过的吸烟的董事长里面,这是唯一一例。

  “现在中原农险业务的大头还是政策性业务这一块儿。”毕治军介绍说,“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开展业务必须要合规。”

  从中原农险成立伊始,就把合规视作公司存亡的生命线,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因为政策性农险有国家补贴的缘故,所以农险也是监管机构筛查的重点。中原农险从今年开始,不等监管机构行动,先搞更加严格的自查自纠。

  “我们从3月份就开始机构自查了,机构自查以后就是我们的运营中心查,再下一步总公司各部门查,第四轮是合规部门查,第五轮是稽核审计。”毕治军说,“一共是五轮自查。通过自查,把一切风险因素剔除出去。”

  毕治军在任职中原农险之前,一直在财政系统工作,对于补贴的利害尤其敏感。当他还在筹备组当组长的时候就定下规矩,“不管是公司制度设计层面,还是各种宣导,乃至各个层级的认知,都要强调两个字:合规。”

  关于合规,洛阳分公司负责人王剑勇认识极为深刻,他私下对记者说,公司有两个重心,一个是合规,一个是党建。

  作为省管国有企业,党建自然是公司运作中的题中之义。一个公司要向前发展,“引领方向和凝聚人心非常重要。党建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毕治军说,“我们现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力度在不断加大,并且现在的企业文化跟党建正在趋向融合:原来我们把企业文化放在人力资源口,现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已经放到党群工作部。”

  在企业成立之初,中原农险就引入了一套“上德文化”体系,“上德聚智,惠农利民”,这是中原农险的企业使命。

  “我们的公司可能跟别的公司不太一样,一般来说企业文化肯定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凝练出来的。但在筹备阶段我们就考虑到这个行业的一些特性,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怎么把他们凝聚起来?必须有一个基本的遵循,一些价值取向。到现在来看,上德文化体系实施的效果应该说还不错,确实有一些前瞻性。”毕治军说。

  “现在我们正在提炼我们的企业文化誓词,就是说在任何重大场合我们就跟重读入党誓词一样去宣读,”毕治军说。“企业文化就是要增加这种仪式感。”

  强调仪式感并不意味着冷冰冰。公司运行一开始,关于上班打卡还是不打卡就有两派争论,两派各执一词,听起来都很有理。毕治军是坚决主张不打卡的一派。“因为这个行业加班是常态,加班的时候你就天天给人家加班费吗?只要他能完成工作,他早上真有事,晚来个十分二十分有什么不可以?干嘛一定限制那么死?”毕治军说。“我是真心希望每个人来公司工作都很快乐。”

  当前的保险市场,新公司层出不穷,也不时有公司内斗的传闻:今天换了董事长,明天换了总经理。但在中原农险,一直风平浪静。“我还是筹备组组长的时候,首先就主导了公司的选人。我选人首先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价值观。”毕治军说,“选对了人,小的摩擦碰撞那都不是事儿。”

  听了毕治军的这些话,又在下面走了走,随意感受了一下。突然脑子里蹦出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中原农险,不正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么?

  谋定后动的未来之路

  2017年,全国农作物的参保率是84.35%,河南省参保率(剔除玉米保险)是60%,这意味着作为第二粮食大省,河南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数;而目前,中原农险虽然在河南拿下了农险第一,但市场份额仅占四分之一。这预示着中原农险仍有着本土拓展的空间。

  但对于一个拥有“财险全牌照”的全国性企业来说,横向拓展是早晚的事。横向拓展,一个是发展车险、责任险等除农险的其他险种;另一方面就是面向全国发展。

  最近,中原农险河南省分公司批准筹建,下一步还计划申请筹建内蒙古分公司。对于出省怎么做,毕治军的态度很坚决,“我们要区分省内、省外两种发展战略,对内精耕细作,提升保险渗透度;对外扩大影响力,确保经营取得效益。”

  “作为一个财险公司,假如说你不去碰车险,恐怕对你这个公司的规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强调,先把农险这块儿做清楚再说。”毕治军说,“车险今年本来在预算里面列了3个亿,后来我给他砍下去了,砍到5000万。在我们没有探索出独特模式之前,我不允许上车险。”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