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3O”模式下的“开放银行”——专访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

时间:2019/4/15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苏洁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时表示,“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还有互联网小贷公司,贷款做得也很不错,不良率也比较低,所以今年我们会进一步推广这些经验,在大中小银行里面普及,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作为2014年12月监管机构批准开业的国内首家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一方面全面推进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科技发展战略,引入“3O”体系——Open Platform(开放平台)、Open Innovation(开放创新)、Open Collaboration(开放合作);另一方面,还积极拓展同业合作,采取开放式模式连接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共建新型金融服务生态圈。相较于传统银行,微众银行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如何将技术赋能更多行业伙伴,以实现共赢?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

  构建“ABCD”金融科技基础服务能力

  记者: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难题,郭树清主席将微众银行作为一个典型提到。请您简要谈谈微众银行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马智涛:有几个方面:首先,科技助力产品创新。微众银行(以下简称“我行”)致力于服务普罗大众,作为传统银行的补充,覆盖传统金融服务未覆盖的长尾客户。为实现“全线上、成本低、全面服务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小微企业贷利用科技手段优化了整个贷款路径:大数据+线上化—普惠—规模效应—解决融资难—优化风控—解决融资贵。其次,科技助力风控创新。“微业贷”始终贯彻着“风控先行”和“整体设计”两条原则。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构建起风控、IT和商业拓展的“铁三角”,聚焦信贷全流程的风控,风控全面覆盖贷前营销、贷中审批和贷后催收、核销的信贷全流程。“微业贷”将数据、模型和系统作为风控的三大支柱。

  记者:作为首家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银行,有哪些先天优势?

  马智涛:作为国内首家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坚持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推进科技创新。自成立之初,依循国家对于发展自主可控技术的指导方针,研发自主可控的分布式银行核心架构,成为国内首个建成完全自主可控、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核心系统的银行,从而具备了全面发展金融科技的先天优势。

  作为一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我们确立了“科技、普惠、连接”的发展愿景,并通过构建“ABCD”(分别指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的金融科技基础服务能力,让自己成为“赋能者”,以便捷、易得、平等的服务赋能于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以创新、智能、高效的能力赋能于合作伙伴,兼顾合规、稳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观,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共赢、有特色的新型金融生态圈。

  在AI先进技术应用方面,我行基于联邦学习技术,研发了初级联邦学习开源平台,并在IEEE完成联邦学习技术的标准立项。同时,基于联邦迁移学习技术搭建隐私保护的金融应用系统,并在多个业务场景实施,包括跨机构反洗钱合作、客户权益定价、小微企业信贷风控能力提升和客户价值管理等,有效解决跨机构大数据合作的安全问题。基于我行电话核身、电话催收等业务场景,自研了智能语音质检系统。以电话核身业务的智能语音质检应用为例,相比传统人工质检3%的覆盖率,智能语音质检覆盖率为100%,提升了30多倍。

  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方面,一是持续升级联合同业推出的区块链开源底层平台FISCO BCOS,为其他致力于开发区块链应用的机构提供一个通用的分布式商业的底层技术,目前已有数百个应用落地,社区成员和开发者扩展到了数千名,并且仍在与日俱增中,连接和服务的企业遍布各个行业。二是运用联盟链技术构建机构间对账平台,通过建立起透明互信的信任机制,优化对账流程,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了对账的时效性与准确度。三是联合广州仲裁委、杭州亦笔科技三方共同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仲裁链。2018年2月,广州仲裁委基于仲裁链出具了业内首个裁决书,这标志着区块链应用在司法领域的真正落地并完成价值验证,将传统数个月的仲裁流程缩短到7天左右,司法成本也降低至传统模式的10%。

  在云计算领域,我行搭建起一套分布式银行核心架构,以承载其行内业务的多样化需求,目前一直运行稳定,印证了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在银行领域运用的可行性。

  在大数据方面,本行主要分基础平台和功能工具两层构建,主要用于处理海量大数据,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基础设施。可提供海量数据的集成、中转、存储和计算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业务分析、数据管理、平台管理等各级用户的完整工具系统,帮助用户更简单便捷地获取数据价值。

  解决普罗大众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

  记者:从成立之初,微众银行陆续推出了几大业务条线,相对应地推出了不同的产品,微众银行主打的产品有哪些?

  马智涛:普惠金融内涵博大精深,要义是机会平等。受制于成本、风险和收益的结构性不对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惠及两类群体:一是财务状况较差,二是居住地区较偏远。开业以来,我行按照既定的战略定位,以深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重点拓展两大业务领域:一是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提前实现美好生活;二是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同时在服务方式上,也相应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全线上,追求高覆盖和好体验;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植入场景和实体。

  结合上述两个维度,我行借助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在2015年5月推出了定位大众客户的首款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在2017年11月,针对微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我行以“银税互动”为核心,打通银税之间数据链路,依托微众银行卓越的大数据风险控制和科技能力,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首款产品“微业贷”,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体系。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我行以“微粒贷”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产品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循环授信、随借随还,7×24服务、15分钟贷款完成”等特点,让客户“随时可得、按需贷款”,这些产品自推出以来即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不仅在业务规模上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而且在实际效果中充分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普惠金融特色。

  截至目前,完成授信的客户覆盖了31个省(市、区)的567个城市。这些贷款客户中,79%为大专及以下学历,77%从事蓝领服务业或制造业,超过600万人无人行征信记录。而且贷款方便快捷,主要通过手机移动端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服务,54%的借款发生在非工作时间。同时,我行通过远程视频、手语服务为超过5000名语言障碍人士提供贷款服务。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微众银行于2017年创新研发服务小微企业的全线上、纯信用的对公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通过运用微众银行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客户从申请至提款全部在线完成,真正实现小微客户“不用跑一次银行,企业贷款已到账”。

  “三无”“三有”加“一快”是其突出特色,即无需线下开户、无需纸质资料、无需抵质押,只要有企业、有纳税、有信用便可申请;门槛低、额度最高300万且立等可见;资金15分钟到账,速度快,按日计息,随借随还,使用便捷。该产品于2017年11月开始在深圳地区试点。目前,“微业贷”的户均授信金额为29.6万元。从授信客户的规模来看,80%的客户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从行业分布看,45%为制造业客户,39%为批发零售行业客户,8%为科技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他还有物流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等,均是实体经济范畴的小微企业。可以看出,“微业贷”产品是真正服务于底层的小微企业,很可能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条路径。

  金融科技为银行带来“三升两降”

  记者:消费者对于互联网银行的接受度可能没那么快,或者说还有一定的接受过程,在您看来,如何转变消费者这种心理?互联网银行相较于传统银行有哪些区别?

  马智涛: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当前银行业形成挑战,客户的流量入口发生转变,触达银行客户的主要渠道将从线下的物理网点逐渐转向数字终端。

  对于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银行而言,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带来诸多特别优势:例如,通过移动互联模式,银行可以触达到更多过去覆盖不了的长尾客群,从而更有效覆盖市场空白,服务普惠人群和实体经济;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银行可以降低成本,改变了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助于实现发展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银行转向大数据驱动的经营模式,包括大数据风控、个性化推荐等的应用,可以更进一步增加自身客户的体验和黏性。归纳而言,微众银行重视的金融科技,可以带来“三升两降”的好处,即规模、体验和效率提升,成本和风险下降。

  记者:对于经营互联网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风控一定是最重要的。对于微众银行来说,风控的投入占据整体业务的比例是多少?风控这块有什么经验或者优势?

  马智涛:在风险管理领域,我行不断探索适应互联网业务特点、建立具有微众银行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数据、模型与信息系统等“三大支柱”以及体制、制度和人才建设等“三大保障”。

  近年来,与大数据覆盖面广、维度丰富、实时性高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相呼应,银行风控成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热点应用领域和方向。我行从解决业务实际关键问题出发,探索将前沿技术转换为可实施的风险管理能力,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机器学习模型,采用相对更加复杂的神经网络,在处理稀疏数据、解决过度拟合及处理高维数据时,比逻辑回归模型更具优势,预测准确性更高,区分能力更好。

  我行建设全行高风险客户名单数据库,充分运用风险数据信息进行风险监测与报告、风险计量模型、贷后预警、反欺诈与黑名单识别等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工作。

  几年来,贷款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不良率持续低于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银行将走向“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

  记者:金融科技这个话题很热,您怎么看待目前的金融科技发展,以及未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马智涛:我们认为,金融科技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金融科技作为基础设施,支持分布式商业模式发展。商业模式正从过去完全集中化的模式逐渐走向分布式。在分布式商业中,我们会看到多方参与、共享资源,参与各方通过智能协同实现他们的价值整合。这个模式能够非常透明,而且有机会跨越国界。我们认为,这种分布式商业模式对各行各业,特别是对金融行业将会是非常重大的机遇。我们预判这个模式若能继续发展,未来会促成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在金融科技技术尤其是开源后的技术,可以构成分布式商业的基础设施,支持该商业模式的发展。

  金融科技全面支持开放银行。目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银行通过开放API进行数据共享或资源开放,全球许多银行早已开始布局API Banking。不过,我们认为,开放银行应当有更丰富的含义,即 “3O”体系,这些体系离不开持续的金融科技技术支持。

  记者:传统银行目前也在加大科技转型和投入,在您看来,传统银行未来会不会面临竞争或者转型压力?“开放银行”是不是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

  马智涛: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传统银行失去物理网点的绝对优势后,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我们预计,未来银行更加走向“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成熟,跨银行间、跨金融机构间、跨产业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这让新的商业模式—分布式商业开始萌芽发展。成熟的分布式商业场景将具备生产资料多方持有、产品和服务能力由多方共同构建、商业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等、产品和利益分配规则透明等要求。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下,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牌照、资本、资源等因素使银行业成为了门槛较高的行业之一,银行所具备的优势能力,如存贷汇业务、清结算服务、金融级的风控能力、银行账户体系、KYC能力等,无论与哪个行业结合都可产生无可替代的巨大价值。因此,银行如果积极与其他商业参与者通过提供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共同建设生态,共同分担成本与收益,也将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通过跨产业协作,我们认为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以微众银行正在探索的分布式零售场景为例,本身,零售商之间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存在互补性,他们可以通过分布式商业模式来共享资源、协同发展、实现价值交换,由此形成商业联盟。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商业联盟享受到更多商户的资源,对于经营者来说,尤其是中小商户,结盟的门槛将大大降低,获客的资源及渠道将会大大拓宽。银行在这其中,则可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如清结算能力、账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在这个生态中,每个参与者各司其职,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同时也在协作中不断碰撞出新的商业模式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