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成长的烦恼

时间:2019/7/19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张爽

  过去几个月,“灭火”成为了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关于相互宝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招致网络上的各种“骂声”。

  已经拥有7700万用户的相互宝可以算作是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第一款自己的产品。之前无论是提供场景、平台还是技术,无论发布的产品多么引人关注,蚂蚁保险的角色始终是保险公司的合作者。而这一次,他们必须披挂上阵,应对从前端到后端的所有质疑。

  从保险产品到互助保障计划,相互宝没有了条款的限制,没有了监管的约束,成为了一个“自由身”。但是自由的日子并不好过,调整规则、升级系统,还必须做一些人文关怀,每一次争议都可能倒逼规则的改变。

  今年,相互宝得了阿里内部的“红草莓奖”,这个奖专门颁给在服务客户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团队。之前蚂蚁金服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拿过“红草莓奖”了。

  尽管如此,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尹铭仍然为相互宝不是保险感到遗憾,他说这是他“做保险的心结”。

  公开透明带来麻烦

  从产品推出到现在,伴随着会员人数千万级的增长,关于相互宝的争议和质疑似乎有增无减。

  “刚上线时,有人说每发生一个赔案你拿8%的管理费,你一定希望赔得越多越好,挣的钱越多越好。结果,救助人数多的时候骂你审核不严,赔的人少了又会有人说理赔难。”尹铭有些无奈,在过去几个月里感觉自己“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楚”。

  一气之下,尹铭卸载了整天给他推送这些质疑内容的今日头条。但是不想看也没用,蚂蚁金服的其他高管会看,总裁井贤栋会看,还经常半夜时分把相关的链接转给他。

  尹铭私下里问公关部门:“能不能让这些人不看头条?”得到的回答是:“没办法,算法就是这样,越看越推给他。”

  “当一件事情无限公开透明时将变得极其艰难,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状。”尹铭认为相互宝引发质疑的原因与产品的高度透明有关系。

  根据产品规则的设计,每期救助公示时,救助人数、分摊金额、成员信息、结余资金,每一件都要公示清楚。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争议也就难以避免产生。

  这种透明的运作机制的确给相互宝带来过一次不小的危机。今年3月,相互宝上线第一例赔审案件。信息发布后,有关案件的评论数量很快就以每秒钟几百条的速度上涨。当时,后台没有对评论做筛选,“骗保”“带病投保”类似的表述开始频频出现。委屈的患者家属打来电话,他们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骗子”。随着类似评论越来越多,患者家属的情绪逐渐崩溃,要求立刻停止赔审,并撤销全部讨论。

  这是被寄予厚望的赔审团机制推出两年以来第一次遇到被“叫停”,技术团队、运营团队、公关团队一时间都乱了阵脚。“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相互宝规则总负责人梁越平说。

  因为提前终止赔审,这位成员最终没有拿到救助金,但整个团队仍然坚持运作公开透明。梁越平说,保险产品像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私人契约,而像相互宝一样的互助计划则是一种群体公约,所以每个环节必须高度清晰和公开。

  尹铭表示,会按照规则进行救助,不会因为有人骂就审核松了或者严了,公开多了或者少了,“这点定力我们必须有”。

  相互宝不是保险了

  2018年11月,当时还属于保险产品的“相互保”在上线一个月左右后,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约谈“邀请”。

  据说,蚂蚁金服和信美人寿当时为了能保住产品的“保险身份”向监管部门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奈何最终没能改变这款产品从相互保险变成网络互助的结局,“相互保”也因此改名为“相互宝”。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分不清楚相互宝到底是不是保险。

  “我们还是希望这款产品可以成为保险,这是我做保险的心结。”作为一个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保险人,尹铭仍然对这件事情感到遗憾。

  虽然告别了保险的身份,但是作为一款保障计划,相互宝与健康保险面临着很多相同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因为健康告知引发的理赔争议。相互宝上线以来出现的两次赔审,都与此有关。

  “第一版健康告知在运营以后,我们看到问题是比较大的,因此今年4月我们做了一次迭代,对可能会导致未来理赔纠纷的要求做了优化。”梁越平说。比如,“连续服药超30天”的规则调整为“因病遵医嘱需连续服药超30天”,诊断为良性的结节或囊肿可以加入,取消一些比较难以追溯和判定的健康要求。

  梁越平说,接下来,健康告知的要求一定要明确、明确、再明确,避免因为不够明确而发生纠纷;同时,朝着“强健康告知”的方向继续优化,让用户一项一项确认相关要求,并且会限定阅读时间。

  当保险行业还在等待重疾险修订标准对甲状腺癌的调整时,相互宝已经先行一步,将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中较为轻度的两小项癌症的互助金下调至5万元。

  “现在相互宝的机制和规则上是不是已经很完善了?未必,因为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一个过程要走。”相互宝用户运营负责人沈晔说。

  相互宝能坚持多久

  7月7日,相互宝做了最新一期公示,救助人数为287人,人均分摊金额大约是0.94元。两个数字都接近了2019年前6个月的累计救助人数310人和累计分摊金额1.13元。

  “我们还没有经历单次分摊1元、5元,甚至分摊10元的情况,不知道用户真正的心理阈值在哪个点,所以会非常谨慎。”蚂蚁保险产品部负责人方勇说。

  随着成员人数的增加,分摊金额一定会升高,违约率一定会升高,这一点尹铭并不否认但整体上仍然充满信心。

  在整个团队看来,相互宝的可持续性有两点做保障:一是互联网用户年龄层的正态分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中,10—39岁群体占比达到72.1%,并且这部分人群是疾病发生率最低的群体,而相互宝的平均年龄正是在这个区间。二是用户的心态会发生变化,经济承受能力和保险意识会不断提高。过去觉得一个月分摊5毛钱都难以接受,过段时间也许认为分摊5元都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规则,相互宝按照互助金额的8%收取管理费,覆盖相互宝运营过程中的技术成本、运营成本和调查成本。按照现有的成员人数,每次分摊扣款的技术成本大约在100万元左右。而现在最大的一块成本是调查环节。

  即使技术强大如蚂蚁金服,也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国内医疗信息的“孤岛问题”,关于救助成员的调查仍然要依靠线下来完成。这个过程与健康险的理赔调查环节类似,调查员要完成面访、邻里访谈、单位访谈、医院调查等多个环节,一一排查确认事件的真实性。目前,相互宝的线下调查工作都交给保险公估公司在做,每个案件的调查成本在3000元左右,需调查众多案件才能确认一例救助。

  不过,公估公司只负责调查事件的真实性,最终是否获得救助仍然由相互宝团队来决定。如果申请人不认同救助结论,则启动赔审团机制。到目前为止,相互宝只出现过一例欺诈行为。

  “懂保险的人都知道,收取8%的管理费我们一定是亏损的。但是相信科技能力提升以后,慢慢会缩小亏损,如果亏损收窄甚至赚钱,我们可能会把8%管理费降低到5%。”尹铭说。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