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 用市场化改革办法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时间:2019/8/20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李林鸾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利率并轨迈出关键一步。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坚持用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并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其中,会议要求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在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品种,由各报价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方式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报价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发布,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定价参考,带动贷款实际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

  话音刚落,8月17日上午,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

  报价将在MLF利率上加点形成

  记者了解到,我国原有的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于2013年10月正式运行。之前LPR的中文名称为“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截至2019年8月16日,1年期LPR已稳定在4.31%的位置上长达16个月之久。

  如今,按照央行最新口径,目前LPR的官方中文名已改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根据公告,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原机制下的LPR于8月19日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与原有的LPR形成机制相比,上述负责人表示,新的LPR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新的LPR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新的LPR报价行范围代表性增强,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报价频率也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

  “LPR新机制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加减点调整为MLF加点方式报价,与之前我们相关研究中的预判完全一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说,“日度报价调整为月度报价,也一定程度上考虑到标的由基准利率调整为更为市场化利率后报价的稳定性。报价行的扩围,很大程度上更加全面地参考了整个银行业不同风险偏好银行的定价水平。”

  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1993年,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该负责人说。

  在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周君芝看来,进入实质利率市场化阶段,LPR可起到两重作用。一是长期发展视角,LPR可以是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小额信贷定价锚;二是短期政策对冲视角,LPR可以打破二元定价僵局,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废弃过去几乎不动的贷款基准利率,锚定货币市场利率或者政策利率,LPR定价机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优质企业信贷利率。”周君芝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之所以高,不在于基准利率过高而在于信用利差较大。以LPR为新的利率工具,并以此为基础创新调控手段,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压缩信用利差,这才是有效引降中小企业融资利率的调控手段。”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解释得更为通俗易懂:“此后,央行可以通过调节政策利率,下调MLF的利率多少个基点后,LPR也会相应下调,这样来影响市场LPR的报价,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畅通。”

  如何降低实际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三是明确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四是央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

  温彬预判,目前,整个银行资金面较为宽裕,在MLF利率为3.3%不变的情况下,并轨后,新的一年期LPR会比原有的出现回落。回落后,新发放的贷款利率就可能有所下降。通过并轨,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要求。

  对于改革LPR形成机制是否会对信贷市场造成较大影响,陈冀提示,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企业自身基本面、信用质量、盈利能力等,短期内贷款锚定标的的转换,并不会对信贷市场形成较强的冲击。而且,LPR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仍需其他政策加以配合。他认为,新报价方式,可能对于资信等级高的大企业而言,有了与银行更大的议价空间,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是决定其融资成本的根本。并且LPR本身是对优质客户的定价,并不能对中小企业贷款加点的幅度产生实质性约束。若要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加点幅度方面有所约束,LPR新机制很可能配合类似MPA定价偏离度考核等政策共同发力。未来组合政策可能进一步寻求调控的平衡,稳步实现过渡和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