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保险业继往开来的力量(上)

时间:2019/9/17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王和

  信息和数据是保险经营的基础。保险经营的本质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认知科学属于计算科学,因此,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沿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技术迭代展开的。回顾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在行业所有发展表象的背后,始终有一股强有力,且默默无闻的力量,就是信息技术,它们不仅是行业存在的前提和支撑,更是行业发展的引擎和决定。在成就行业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进化与升华,实现了从保险信息技术向保险科技的蜕变,赋予自我更深刻的内涵的同时,扩大了外延。恰恰是这种变化,在推动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和服务社会,以无限的可能和巨大的空间。面向未来,保险信息技术将被保险科技(Ins-tech)迭代,这种变化将超越技术的范畴,影响保险理论,改变商业模式,开创保险发展的新时代。

  一、从手工到电算,到智能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全面恢复了保险业务,当时保险业务处理基本属于“手工时代”,保单和各类单证大多是手写的,少数几种涉外业务保单,也是用最古老的打字机完成的。算盘依旧是财务部门的主要“生产工具”,后来才逐渐有了计算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出单系统进入了承保领域,查勘理赔出现了信息化的影子,财务进入的电算和ERP时代,精算面临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办公和文件处理则被OA取代。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远程处理成为了经营管理的重要形态,其背后是网络、安全和运维的强有力保障。今天,“纸”的概念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电子保单、电子凭证、电子赔案,乃至电子发票成为主流。同时,无论是客户,还是业务前端,感受到便捷和人性化的背后是行业智能化的突飞猛进。无论是人工智能坐席,还是智能保顾,无论客户画像,还是精准营销,无论智能定损,还是风险防控,智能化的身影无处不在,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深化,给行业带来的不仅是提高了效率,改善了体验,更创造了可能,扩大了范围。

  二、从数量到质量,到数量

  “大数法则”是保险的立业之本,也决定了保险的数据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险是“成也数据,败也数据”,数据是保险的命根子。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局限,我国保险经营的数据基础一直是“捉襟见肘”的,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寿险业不得不用日本的生命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险业的数据积累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与此同时,数据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保标委”应运而生,行业团体标准不断推出,在规范行业数据标准的同时,全面提升了数据质量,有质量的数据成为了推动行业有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同时,基于统计分析的数据挖掘与利用成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面服务社会的大背景下,保险业需要重新思考数据的数量问题,需要用一个更广的视角去看数据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的数据资源。面向未来,数据标准和质量固然重要,但数据数量、维度和结构更重要,行业需要培养新数据能力,包括外部数据获取能力,也包括非结构数据和语义技术等能力,以适应行业和社会数字化的大趋势。

  三、从硬件到软件,到方案

  改革开放之初,保险信息技术从零起步,因此,基础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体现为“卖设备”,不仅有价格昂贵主机、存储、网络设备,更有大量的终端设备,硬件投入成为了信息技术建设的“主旋律”。但硬件只是条件和环境,软件才是生产力,行业渐渐接受并理解了“软硬件投资比例管理”背后的逻辑。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一开始行业的软件开发大多是依靠国外的供应商,尤其是数据库软件。在这种局面下,就难免受制于人,不仅代价大,且难以形成自主开发和技术迭代的能力。随着行业信息技术队伍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专业能力的迅速提升,自主开发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逐渐成为了“主角”,相对独立“研发中心”成为了提升专业研发能力的组织保障和重要基地,同时,以“中科软”为代表的民族保险软件企业的崛起,成为了推动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既是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保险信息技术要实现由内而外的蜕变,即更多地关注社会管理和客户解决方案的提供,于是,SOA的导入,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更有经营管理的理念。同时,组件化开发、流程引擎、规则引擎和产品引擎技术成为研发的主流。面向未来,从社会、客户和业务的视角看,更多的不再关注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关注解决方案,以及方案的有效和体验性,因此,解决方案及其质量和速度将成为保险信息技术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四、从分散到集中,到分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保险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散”成为了业务的主要形态,信息技术在满足和服务业务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存在信息相互隔离,难以形成“大数”,制约了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散的业务模式,极容易产生管理风险,给经营埋下巨大隐患。于是,行业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物理大集中”运动,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斥巨资,大兴土木,购买小型机等大型设备,建设“信息技术中心”。信息技术的“大集中”为提升行业的信息技术水平,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和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质的飞跃,也为保险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世间事往往是“久合必分,久分必合”,纵观历史,大集中模式固然功不可没,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保险商业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营销、承保,还是理赔、服务,均不再是“直来直往”的模式,更多是场景化存在,是“BTC”的模式,因此,“云”的概念被广泛引入保险领域,不仅体现为“云存储”,更体现为“云计算”的外化处理模式,成为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基础能力。就技术而言,Web成为解决“松耦合”的技术路径,分布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选项。但未来的“分”肯定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而是智能、高效和可控。“形散神聚”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理念和经营文化问题,因此,需要集体共识,齐心协力,迎接互联网保险的新时代。

  五、从忽视到重视,到理性

  就保险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一直以来,信息技术均属于“后台部门”。从传统视角看,信息技术再重要,肯定不如保险业务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工作而言,总是抽象地重视,具象地忽视,更重要的是即使重视,也往往是非专业的重视。有一种说法,信息技术就像空气,存在是“天经地义”,只有信息技术出问题了,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这个时候的重视,往往是负面的,因此,就有人将IT部门戏称为“挨踢部门”。如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每每谈及数据质量问题,好像就只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殊不知,数据的源头在业务端,录入质量不行,质量就无从谈起。所以,数据的技术管理固然重要,但数据的业务管理更重要。数据质量问题,往往是业务逻辑扭曲导致的,因此,没有一个良好的经营文化环境,数据质量就难以保证。行业发展到今天,要更好地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是解决信息技术工作的理性问题,所谓“理性”就是理解重视和发展信息技术不等于简单地砸钱,人保财险率先将“IT绩效”的理念引入中国保险业,通过科学的指标分析,评估信息技术预算和工作绩效。所谓“理性”,就是理解“信息技术不仅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而是全公司和全员的事”,只有让信息技术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角落,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全员参与,人人有责,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打造核心竞争力。

  六、从服务到治理,到创新

  信息技术一直属于后台服务部门,因此,服务业务发展是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信息技术部门全力以赴的追求。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商业发展,简单满足的服务理念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为,保险业务与信息技术已进入了高度融合的时代,同时,行业经营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对行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行业风险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无论是萨班斯法案,还是审慎监管理念,再到“偿二代”的落地,均意味着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需要,需要导入全新治理理念,如穿透式治理,同时,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是治理的基础,于是,“行业数据库”的概念提出并实施,保单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再保险登记制度、保险资管产品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应运而生,此外,建立了保险数据库公安、司法、审计查询机制,成为了行业治理的重要工具和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保险欺诈活动。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的命脉,保险业更是如此。数据和系统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经营运行的稳定,更涉及客户隐私保护。行业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硬的方面看,高水准的灾备中心建设成为保障行业信息安全的“刚需”,从软的方面看,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行业信息安全水平的提升。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