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召开,梁涛呼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时间:2021/5/3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李林鸾
  5月29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呼吁,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金融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不断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建后疫情时代全球复苏和发展新格局。
  
  全球可能面临金融资产重新定价
  
  回顾2020年,梁涛表示,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精准有力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梁涛表示,2020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落地见效,绿色金融得到持续发展。其中,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处,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外部风险冲击应对及时有效,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态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有望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6%和4.4%,复苏势头高于之前预期。但与此同时,梁涛认为,当今世界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全球货币政策在宽松的基调下分化加速。西方发达经济体政策宽松幅度前所未有,决策的独立性明显下降,手段工具突破传统底线,不但导致财政可持续风险,而且产生巨大外溢效应,推高全球债务规模,推升金融市场泡沫和通胀预期。在发达经济体坚持低利率政策同时,近期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密集宣布加息,可能引起全球金融资产重新定价,甚至造成资产泡沫的破灭。
  
  其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不稳定、不平衡。由于疫苗接种的速度、自身的经济结构与政策力度的差异,不同经济体的复苏呈现了梯度效应,经济增长趋势出现分化。有的国家疫苗接种速度相对更快,经济刺激政策力度更大,率先复苏;但还有部分国家由于疫情二次反弹,经济复苏势头戛然而止。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伴随实体经济复苏、市场通胀预期和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脆弱性有所上升。2月份以来,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防范热钱大进大出对新兴市场带来扰动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金融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不断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建后疫情时代全球复苏和发展新格局。”梁涛说。为此,他提出四点倡议。
  
  一是深化抗疫协作,加强政策协调。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主要取决于各国疫情防控行动的效果,多国应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加强防疫信息的共享和经验交流,协调防控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在金融领域应有效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国际抗疫合作,全力满足卫生防疫、药品制造、科技研发、疫苗生产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综合使用各类政策工具,推动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从供需两个方面稳住世界经济,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二是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分享可持续金融最佳实践,共同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产品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监管的工具箱,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加大对低排放产业的金融支持,真正让金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增长。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风险无国界,应进一步加强多双边监管合作,共同加强风险监测力度,提升风险监测手段,完善跨境资本管理政策工具,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防范热钱大进大出对新兴市场带来扰动。在防范金融危机和管控国际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方面,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和金融安全稳定。
  
  四是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构成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要框架。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应不断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更多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包括提高新兴市场的代表性,使全球治理机制更具平衡性和包容性。同时,可充分发挥G20在协调全球宏观政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内的国际多边机构,共同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