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保障 尊重规律 拥抱未来

时间:2022/9/1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马惠良
  半年报显示,整个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和利润双双大幅度下降,资产驱动的寿险公司早就遍体鳞伤,渠道驱动的银行系寿险公司难掩规模下的利润暗淡,10家银行系的寿险公司保费在增长,利润在下降。资产驱动失灵、渠道驱动失灵,加之个人代理人数量迅速下滑,路在何方的发展拷问,比任何时候都直指灵魂。
  
  保险属于慢工出细活的行业。都说寿险业是一个盈利周期很长的行业,从初创到盈利需要经历至少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资本逐利、渠道建设、外延发展的模式下,依托国内巨大的人口红利,许多寿险公司产生极大的发展幻觉,总以为自己经营的公司可以逃脱行业发展规律,或独善其身,或另辟蹊径。随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来临,潮水退去,反思寿险业的发展历程,探索发展前路,关键还是在于回归保障,尊重规律。
  
  事实上,我国开始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医疗、疾病、护理等保障需求日益显现。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寿险产品在财富管理上的作用开始被深度挖掘和有效释放,如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定向传承等。回归保险保障,有了很好的环境和土壤。寿险业千万别“耕不了别人的地,却荒了自家的田”,总在所谓的捷径中寻找突破。
  
  产品的特性不同,回归保障的路径也不同。对于保费价格低、保障金额高、无现金价值的纯保障类业务,如普惠型的意外和短期健康险,其发展的路径在于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整合政府的行政资源,利用寿险公司的产品优势,打造多方合力的发展局面。这些年如火如荼的“惠民保”业务便是如此。很多寿险公司无法参与到这类业务,即便是专业的健康险公司也难逃此命运,原因就在于没有专业和特色优势。既然没有专业和特色,只能回到大象起舞,业务被头部公司牢牢把握。风险管理和控制是纯保障业务的关键,通过每年的续保形成稳定的业务来源,完全可以成为寿险公司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储蓄功能很强的养老金业务,过高的营销费用会蚕食客户的收益,此类业务不适合佣金制的代理人销售模式。其发展的路径在于税收优惠的驱动模式,典型的例证是养老金公司,企业年金积累额从2019年的17985亿元上升到2021年26406亿元,3年间增长了46.8%。反观寿险公司的资产规模,2019年为169575亿元,2021年为213895亿元,3年间增长了26.1%。同时,3年间保费累计92526亿元,资产规模增加额仅为44320亿元,寿险公司的资产积累能力远不如养老金公司。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养老保险的滚雪球效应也会同步显现。现在很多寿险产品都被描述成理财型产品,收益率成为获得客户青睐的关键因素,但这与佣金制的高成本营销背道而驰。产品特性与销售属性错配成为销售误导和行业形象受损的总根源。
  
  佣金制适合以均衡保费定价,具有保险保障的终身类寿险产品,其价值在于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以长时间周期熨平营销成本,特别是终身寿险、终身重疾类产品,非常适合个人代理人销售。这类产品与分红、万能等产品相比,保单利益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可以堵住一些销售误导的漏洞。但为了满足投保人尤其是高龄投保、大额保单的需求,终身寿险的保障功能在弱化,现金价值功能被强化。若是如此,重新又回到上述产品特性与销售属性错配的问题。目前,寿险公司推出的解决方案是产品+服务的生态圈体系,这本质上还是外部驱动,还不是内生驱动。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在于定期寿险和养老保险的产品组合,以整合营销为手段,通过一揽子产品服务方案去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这种内生的驱动力需要很高的专业能力去胜任,远不是短期激励、外部驱动所能解决的。
  
  寿险业的经营规律在于能够实现产品功能、客户需求、销售渠道三者之间的正确匹配。如今,寿险业的发展困境根源就在于产品功能的高度异化,失去寿险产品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客户需求的无效激发,导致产品销售难上加难;销售渠道的极端套利,导致银行对自家的寿险公司都不放过,代理人对自己服务的公司自然也是如此。
  
  正本清源。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求,市场就不是问题;销售渠道匹配产品特性,销售就不是问题;客户、销售渠道和寿险公司的利益兼顾,高质量发展就不是问题。这些工作都不是“快”能解决的,从业人员的能力成长需要时间,客户的消费者教育需要时间,市场主体的理性培养需要时间。这便是寿险业的经营规律,任何公司都要常怀敬畏规律之心,多做符合规律之事,才能行稳致远、赢得未来。
  
  (作者单位:太平洋寿险浙江分公司)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