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三缄其口 年内上市存疑

时间:2010/9/19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佚名
  9月中旬,保险公司上市的话题再次成为行业的热点,筹备上市多年的泰康人寿应该是接近目标的一个。话题中心的泰康人寿刻意保持了低调,对于各种版本的上市传闻,泰康人寿既不否认亦不肯定,而是以“不予评论”作为统一口径。

  业内人士认为,泰康早已持续多年盈利,一直被业内视为保险股的有力后备军,而随着高盛溢价买入法国安盛所持泰康人寿12%的股份接近尾声,泰康人寿上市日渐清晰。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时间有限,泰康年内实现上市可能性不大。

  泰康人寿缄默

  2007年12月25日,中国太保A股实现IPO,此后至今,再无一家保险公司登陆A股市场。

  “目前保险板块公司数量明显偏少,跟行业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同时与银行上市规模相比,保险公司进程较慢,跟险企金融行业的地位亦不相称。”银河证券保险分析师许力平表示,“险企实现规模上市,会对于险企本身,同时对于整个行业均有较大的提振效应。”

  据了解,许多保险企业都有极强的上市意愿,通过上市,险企可以获取目前尚可称为稀有资源的保险股身份,同时募集资金可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偿付能力,是险企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泰康人寿有望打破这段长达两年半的空白。最新消息称,在准备多年之后,泰康人寿上市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泰康人寿日前已向监管机构递交A股上市申请材料,并聘请中信证券为保荐人,泰康有望今年年底登陆A股主板。

  “对于泰康上市的事情,我们不接受任何采访,目前也没有任何要披露的信息。而对于相关上市报道我们不做任何评论。”泰康人寿品牌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早在2007年,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对外表示将上市,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该公司上市进程一度暂停,而随着其股权结构的厘清,上市再度提上日程。

  5月份,泰康人寿宣布,今年将再度对其超过800万的分红险客户派发总额超过36亿元之巨的特别红利,被解读是为上市铺路。

  接着6月份,陈东升在南非一个论坛上又公开表示,泰康或将于3年内上市,并力争5年内成为中国第三大保险公司。

  而7月份高盛的入主也被业内视为泰康人寿上市提速的催化剂。

  记者了解到,始于去年10月的泰康外资股东法国安盛15.6%股权出售已接近尾声,高盛将买入法国安盛所持泰康人寿12%的股份,余下的股份由新政泰达投资有限公司和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购入。但尚需获得监管层的认可,目前正在走相关程序。

  “高盛看好中国保险市场,而且高盛已经从平安身上尝到甜头,1994年,高盛携手大摩参股中国平安,后于2005年转手给汇丰,10年获利10倍以上。而此次泰康人寿成为了高盛的新目标。”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通常公司上市前的最后一笔募资应该在上市前一年完成,高盛的加入预示泰康最快的上市速度有可能在一两年之内。

  年内上市存疑

  “泰康人寿经营业绩良好,已经实现多年盈利,而且发展势头不错,上市可以获得稀有资源的保险股身份,所以上市应该是泰康人寿基本确定的发展步骤。”关注泰康人寿的保险分析师认为,“但我个人判断,今年实现上市的可能性不大,高盛接手法国安盛所持泰康人寿尚未获得监管审批,而且一些有关上市的基础性工作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即使现在已经递交上市申请,年底实现上市时间并不充裕。”

  记者了解到,由于监管部门的政策收紧,偿付能力等硬性监管指标要求是近年险企A股IPO最大障碍。而泰康人寿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泰康人寿通过多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次级债,其核心指标偿付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004年11月,泰康人寿首次发行13亿次级债,实际偿付能力由筹资前的114%提升至150%; 2006年8月再次发行3.4亿元次级债。2009年,泰康人寿再发30亿元次级债,至年底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高达208%,远在150%的监管要求之上。

  2010年9月,泰康人寿第四次发行次级债,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40亿元。

  最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泰康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514.9 亿元,同比增长49%,新增客户超过200万,偿付能力超过200%。按照泰康董事长陈东升的说法,泰康的偿付能力能够支撑公司5年的发展。在众多中资保险公司中,泰康规模保费排名居于第五。截至去年底,泰康已经连续5年盈利。

  “泰康确在加快A股上市的步伐,而且不排除A+H同步上市。”民族证券如是点评,“泰康可能拿出总股本的20%融资百亿,上市价或将刷新保险股IPO价格,泰康准备上市已有多年,并符合保监会要求的上市资质。”

  业内人士称,除了尚未批复的高盛购买的股权转让,股权激励亦是泰康人寿上市的障碍之一。

  今年新颁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泰康从2003年开始制定员工长期激励计划,这一期权性质的激励方案涉及内外勤人员,但目前保险公司中除了平安的员工持股获得过保监会批准外,其余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还未获得保监会批复。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