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为何增员难

时间:2010/11/9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胡保玉
  前几天,某保险公司以招聘“内勤”的方式召开创业说明会。会上,一位讲师大谈保险业的前景如何好、保险行业是个朝阳行业等等。讲师热情高涨,但台下的听众(应聘者)却反应冷淡,甚至在应聘者中有人当众提出了质疑。结果,一场创业说明会下来竟没招到一个“内勤”。

  无独有偶。也是前几天,某保险公司组织了一次主管层级的培训活动。在课堂上,一位讲师充满激情地说“保险业的春天已经来临”。谁知,有几位“不识事”的主管当场提出了反驳意见,使讲师颇为难堪。

  笔者做保险代理人已有6个年头,业绩不怎么样,但喜欢研究,并在网上认识了许多保险代理人甚至保险机构的行政负责人。由于职业习惯,免不了经常谈论保险行业,从言谈中发现报喜的不多,报忧的泛滥。

  这是某大型保险公司一个中心支公司的一组数据:2000年12月底,该机构在册代理人598人;今年9月底,该机构在册代理人204人;截至今年10月底,该机构在册代理人172人。

  在业内经常听人说,没有增员就没有保费。通过笔者的体会,的确如此。然而从以上人力数据可以看出,该机构不但没有增员,反而在大幅减员。至于该机构的保费收入可想而知。

  那么该机构怎么不增员呢?该机构的负责人很委屈:“天天都在喊增员,但天天都没增来员。不但不增反减员,我的日子真悲惨……”

  保险公司增员难,是个老话题。“宁愿天天捡破烂,都不愿去把保险干”这句话早几年就有,已不新鲜。为何增不来人呢?增员难,究竟难在何处?

  回到本文开头。那家机构以招聘“内勤”的名义招聘代理人已是有些机构用滥的招数。即便应聘者当时没有识破,但总有一天会识破“骗局”。当今是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被骗者会用最快的速度向社会传播“上当受骗”的经历。试想,保险公司的诚信度还有谁相信?招聘都在骗人,买他们的保险更要上当了。现有保险代理人推销产品的难度会更高,以至于卖不出保险。卖不出保险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会脱落。脱落后更会影响一大片,“千万别去卖保险,××那么优秀都做不下去了,保险可不好干”等等,如此恶性循环。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保险行业的现实。

  滥招代理人已是行业通病。业界曾有这种说法,只要两个鼻孔会出气,都可以干保险,以至于发生了在一个村子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当过保险代理人的“传奇”故事。在一些老百姓的心目中,保险代理人和“素质低下”是划等号的。很简单的道理,那些“高素质”的人有谁愿意和“低素质”的人为伍?不如敬而远之罢了。想增“高素质”的人,比登天还难。

  保险公司追求市场占比和保费规模没错,这是经营企业的宗旨。然而,很多公司是否关心过市场的培育和呵护?代理人的误导,想必很多公司的高管都心知肚明,嘴上说要“杜绝误导”,但心里却是“只要收来保费就行”。保险行业有个高峰会,各家公司几乎每年都举办。在高峰会上受表彰的几乎都是“业绩标兵”。业绩好的代理人不一定都是靠“诚信”做来的业务。但有的高管却不关注他们的保费来源。还有哪些公司表彰过“诚信标兵”、“服务标兵”?即便有,也是形式,大抵也与被表彰者的业绩挂钩。在以业绩论英雄的背景下,如何禁止某些代理人的误导行为?如果市场充满了误导,客户还如何放心购买保险?如果客户害怕上当受骗,都把保险代理人拒于千里之外,还有多少代理人愿为这不招人喜欢的行业“努力奋斗”?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走进这个行业呢?增员难,可真要难于上青天了。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更是立业之根本。如果某些公司不痛下决心,改变形象,还在不顾一切地盲目追求保费规模和利润,保险行业将难以又好又快发展。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