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员触动改革成本 保险营销渠道改革是大势所趋

时间:2010/12/15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方华
   尽管涉及300多万名保险营销员的切身利益,有关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在业内人士看来,改革触动了掌握改革主动权一方的巨额成本,自然不会受到“热烈的追捧”。

  然而,一种“不偏不倚”的意见同样存在:“少挣钱”和“不挣钱”,两者存在完全不同的动力,诸如“员工制”等理顺关系的改革,维护了营销员的相关权益,但同时也削弱了个险营销体制固有的竞争关系和激励效应,寿险产品多半依赖“主动营销”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竞争、激励效应的存在不可或缺。

  “增员难”并非偶然多方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多家寿险公司营销员数量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导致营销员数量较年初出现下降。

  “营销员增员困难的根本问题在于,营销员与保险公司关系不顺,且佣金收入增长停滞。”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举例称,以制造业为例,在1998年—2008年间,平均工资保持10%—20%的增速,但寿险营销员的佣金收入自2005年到2009年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业内分析认为,受劳动力成本上升、营销员产能增长停滞佣金收入少有增长等因素影响,营销员增员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进而有一种担忧认为,营销员增员恐会出现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转折”。

  “但增员并没有到达拐点,成本压力并不是突出的问题。”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认为,经调研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等机构,个险营销员的增员问题比市场预期的“要乐观些”,由于营销员采用的是业绩提成制,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并不是突出问题。

  “个险营销员增长困难并不是新问题,2003年—2006年的增速就在10%以下,人员流动性也很强,这是行业特性所决定,并不是增长到了拐点。”彭玉龙解释称,由于2007年—2008年增员很快,因此今年增员速度下降在情理之中,只是今年营销员增员数量的下降,恰好与人力成本上升、刘易斯拐点的讨论“偶合”在一起,导致市场出现对“增员拐点”的担忧。

  彭玉龙认为,参考台湾地区及香港地区的个险营销员数量,大陆地区的增员潜力还非常大,根本谈不上拐点的问题。

  “少挣钱”有别于“不挣钱”

  10月下旬,酝酿已久的营销员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和破冰,保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保险公司营销员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逐步理顺与保险营销员之间的法律关系,要构建“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效率与公平兼顾、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渠道多元”的销售新体系。

  依业内人士理解和猜测,按照保监会的意愿,是希望将保险营销员“员工化”。

  经采访多家公司寿险营销员,记者获悉,虽然各家公司营销员佣金的提取比例并不相同,但通常的做法基本雷同:新入司的营销员只有责任底薪,即佣金收入全凭业绩说话,不会明确具体的职级和福利待遇,这也是导致新人脱落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一度呼声甚高的“员工制”,即要求对新老营销员一视同仁,明确不同的职级和薪酬待遇。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