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堵 不如市场放疏——北京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11/12/19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张培娟

  近日,北京保监局发布的《北京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塑造一个主体多元、发展均衡、特色鲜明、竞争公平、消费者积极参与的保险市场”。

  在解读《规划》时,北京保监局规划组负责人表示,保险业面临跨越式发展后的“补课”,对市场的很多问题靠行政手段的“管”和“堵”,不如靠市场机制的“放”和“疏”,更多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和约束力促进行业发展。

  尊重规律 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

  《规划》强调,监管部门必须按照保险业发展客观规律办事,既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强调发挥监管部门在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协调政府优化政策环境、推动行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交给市场办的,我们绝不会越俎代庖。”北京保监局统研处副处长孟彦君表示。

  北京车险管理制度的改革体现了这一点。

  2010年1月,北京保监局指导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实施商业车险费率浮动方案。

  该制度实施后,通过加大理赔记录系数的浮动区间、加强车险信息平台系统管控,比较科学地实现了车险费率和车辆风险状况相匹配。截至2010年末,北京地区共有317.6万辆机动车投保商业车险,平均优惠幅度21.2%。其中,57.7%的未出险续保车辆保费平均下浮30.6%。同时,充分运用保险费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使广大车主切实关注自身车辆理赔记录,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防范打击了车险骗赔行为。2010年北京车险保费收入增长38%、承保车辆增加68.8万辆的情况下,商业车险报案数同比下降4.9%,出险率同比下降26.2%。

  科学监管 建立多个信息化平台

  《规划》强调,要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索建立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基本服务标准、建设行业人身险信息平台、制定地区性车险纯损失率表等一系列举措。

  从“十一五”期间的保险监管实践来看,北京保监局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确保监管制度落实到位,提高监管有效性。

  2006年7月1日,北京保监局以交强险实施为契机,指导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正式上线运行了车险信息平台。几年来,车险信息平台在保障车险“见费出单”等监管制度落实、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提高数据真实性、防范车险骗赔经营风险,以及发挥保险功能辅助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该平台为各财产保险公司测算交强险、商业险保费2.15亿次,实现全行业车险理赔信息共享1.53亿条;与北京市交管局交换交强险承保信息和车险理赔信息1.06亿条,与北京市地税局交换代收代缴车船税信息1.92亿条;为社会公众提供车险理赔信息查询服务122.12万次。

  2010年5月,为配合新医改,北京保监局推动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开发了健康险平台。该平台于2011年4月上线,为开发产品提供了数据基础,提高了全行业的健康险信息化水平。

  为了实现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信息对称,方便消费者实时查询,自2011年5月起,北京保监局指导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建设北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信息平台。2011年10月1日,该信息平台正式上线。

  北京保监局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更注重保险数据积累和应用,积极整合各类保险数据资源,提高行业数据资源在风险管理、数据精算等领域的利用水平。

  鼓励创新 重视发挥多方力量

  《规划》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创新、经营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保险机构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北京保监局统研处李斌介绍,近年来,北京保险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深化,保险与首都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

  2005年,北京保监局在全国率先推动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在促进行业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对缓解医患纠纷、规范医疗秩序、提高医疗机构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分担政府管理责任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上半年,北京保监局联合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总结6年试点经验,探索下一步医责险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在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北京市的政策农业保险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已被国务院誉为“北京模式”,且受到欧盟、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关注。2007年以来,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的19个险种,风险保障覆盖率近40%,险种覆盖率占到农业生产资源的75%以上,累计为92.9万户次农户提供了360亿元的风险保障,赔款支出9.6亿元,受益农户43.5万户次。“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将考虑如何运用科学手段提高服务的准确性,例如利用气象站进行气象监测,通过前期预防和后期服务减少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车险市场管理方面,北京保监局也实施了多项创新性举措。2007年,北京保监局联合交管部门推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实现了事故快速处理、保险快速理赔;2008年,北京推出车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解决车险虚挂应收保费、净保费入账等承保环节的突出问题;2009年,建立了车险理赔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公司理赔质量测评指标;自2011年8月1日起推动行业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车损险“代位求偿”和“互碰自赔”制度。

  标本兼治 从制度建设入手

  《规划》明确北京保险业的发展必须以实现和维护好保险消费者利益为根本目的,并提出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和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北京保监局寿险处处长陆玉华表示,在监管思路上,北京保监局把是否与老百姓利益相关作为制定政策的一个出发点,注重“建立制度,点面结合,标本兼治”。例如,近年来,北京保监局推出了治理销售误导的多项制度。

  销售误导问题一直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所诟病。据悉,在北京保监局收到的信访投诉中,80%的投诉为销售误导。2006年以来,北京保监局下大力气,治理销售误导行为。2011年,北京保监局确定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加大力度”的治理销售误导工作的基本思路,年初即出台专项文件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销售行为,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了电话销售100%监听、新单销售和回访采用统一用语制度,和前几年的监管规范一起,形成了覆盖销售全过程的监管要求。

  为有效遏制人身保险电话营销的误导和扰民问题,2011年,北京保监局下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险公司及代理机构经营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提出具体规范要求,该文件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011年,北京保监局指导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北京保险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官方网站的“消费提示”栏目,及时发布消费者提示和风险预警。北京保险业还将与新闻媒体合作定期开展消费者教育和保险宣传,引导社会公众主动了解保险,理性消费保险,监督保险从业人员规范销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